2024年中国外贸成绩单出炉 十大关键词“预见”贸易出口新趋势

2025年01月26日 14:52

原创

中企跨境-出海加速器

2024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3.85万亿元,增幅5%,规模创历史新高,我国外贸总量、增量、质量均实现增长。我们可以总结出针对贸易出口相关的十大较为亮眼的关键词,让我们一起“预见”未来贸易出口发展趋势。

13日,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,海关总署相关负责人介绍,2024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3.85万亿元,增幅5%,规模创历史新高,我国外贸总量、增量、质量均实现增长。

其中我国出口规模首次突破25万亿元,达到25.45万亿元,同比增长7.1%,连续8年保持增长。中国外贸出口正在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。

从本次发布的2024贸易数据以及海关总署相关负责人的发言中,我们可以总结出针对贸易出口相关的十大较为亮眼的关键词,让我们一起“预见”未来贸易出口发展趋势。

关键词一:高端装备出口增长明显

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表示,我国出口产品的结构正在不断优化升级。2024年机电产品的出口增长了8.7%,占出口总值的比重提升了0.9个百分点,达到了59.4%,其中高端装备出口增长超过四成。

关键词二:高科技相关产品出口增长明显

2024年,我国新产品新业态新品牌不断涌现,有越来越多高科技属性的新产品持续加速出海,其中电动汽车、3D打印机、工业机器人出口分别实现了13.1%、32.8%、45.2%的增长。

关键词三: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向高端化迈进

与此前相比,2024年我国机电产品,尤其是半导体产业链、机械与交运设备等中高端制造业产品出口增速较为领先,且在出口中的占比进一步提升,体现出我国出口商品结构正在进一步向高端化方向迈进。

关键词四:2024年我国电动汽车出口量首次突破200万辆

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介绍,在绿色交通领域,我国铁道电力机车出口量连续5年保持增加;电动摩托车和自行车热销海外市场,出口值首次突破400亿元;电动汽车出口量首次突破200万辆,预计未来全球市场对于“电动”的需求量将持续加大。

关键词五:我国出口市场正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

2024年我国出口前三大目的地分别为东盟、美国、欧盟。与2023年相比,2024年美国、欧盟、日本在我国出口中的占比分别下降0.1、0.4和0.4个百分点,相对的,东盟和拉美在我国外贸出口中的占比分别增加0.9和0.5个百分点。我国出口市场正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。

关键词六: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进出口占比首次超过50%

2024年我国对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进出口增长为6.4%,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0.3%,其中针对“一带一路”国家出口增长9.6%。此外,2024年,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0万列。

关键词七:2024年大部分贸易量来自东盟等新兴市场

2024年,我国对东盟连续9年进出口保持增长,连续5年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;金砖合作机制不断发展壮大,我国对其他金砖成员国和伙伴国进出口增长5.5%;此外,我国持续同拉美、非洲、中亚五国、中东欧等加强经贸合作,对其进出口分别增长7.2%、6.1%、7.2%、7.5%。上述市场对我国外贸增长的贡献率近六成,成为推动我国外贸增长的重要力量。

关键词八:东北地区出口增速领先全国均值

2024年,我国东北地区进出口规模连续4年创新高,达1.25万亿元。其中,出口增长8.1%,快于全国出口1个百分点。东北作为全国老工业基地生产研发能力强的产业优势进一步发挥,其中工程机械出口增长10.5%,电气控制装置出口增长9%。

关键词九:重点推进智慧海关各项目的总装集成

海关总署综合业务司负责人林少滨表示,今年,海关总署将重点推进智慧海关各项目的总装集成,推动海关监管业务流程以数字化、智能化方式实现优化再造,深化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实战应用,打造“无感通关、智能监管、无事不扰、无处不在”的监管新模式,努力加快中国海关的现代化进程。

关键词十:中国不存在“产能过剩”的问题

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表示,无论是从比较优势还是全球市场需求角度来看,都不存在所谓“中国产能过剩”问题。中国制造在全球市场广受欢迎,依托的是配套完整、持续迭代升级的产业体系,靠的是持续研发的投入和创新。我们以自身完备的制造业产业链保障了全球产供链的稳定,带动了世界范围内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,这一点是有目共睹的,不是谁能否定的。一些国家反复炒作,实际上是打压遏制中国发展,本质上是一种保护主义,严重破坏全球产业合作和产供链稳定。坚持开放合作、互利共赢,才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。


 

在全球经济的广阔舞台上,中国外贸犹如一艘稳健前行的巨轮,而外贸人则是这艘巨轮上不知疲倦的划桨者,以无畏的勇气和不懈的努力,推动着中国外贸破浪远航。

凭借对商机的精准捕捉,中国外贸人在海外开辟出一条条贸易通道,让中国产品的足迹遍布全球。在开拓的过程中,或许他们曾遭遇过文化差异带来的沟通障碍,或许也曾面临过激烈竞争的巨大压力,却从未有过丝毫退缩。正是他们的勇敢探索,为中国外贸打开了一扇又一扇通往世界的大门。

相关文章